加密支付的最后一公里:2026年美国用户或达39.1%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支付发展趋势:突破"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挑战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密支付已经悄然进入应用落地阶段。稳定币作为核心支付媒介,正在推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然而,尽管加密支付已具备实现日常支付功能的能力,但其大规模普及仍面临着"最后一公里"的挑战。

数据显示,2024年某支付平台处理了超过167万笔加密支付交易,其中35.5%以稳定币形式完成。与此同时,传统支付巨头也纷纷进军这一领域。然而,加密支付的普及程度仍然有限。预测显示,到2026年,美国加密支付用户人数虽将增长82%,但支付占比仅会增至39.1%左右。全球范围内,预计仅2.6%的用户会使用加密支付。

Web3发展趋势:加密支付"最后一公里"卡在哪里

加密支付产业链现状

要实现无缝、便捷的加密支付体验,需要一套完整的基础设施支持,涵盖资产发行、支付中转、用户入口和商户终端等多个环节。

资产发行

在支付领域,稳定币因其价格稳定性成为主导支付媒介。目前,主要的稳定币发行商正积极拓展与支付网关、跨境结算平台及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渠道,以提升稳定币在支付领域的应用广度。

支付中转

支付中转环节承担着连接链上资产与链下消费体系的关键任务。除了专注于链上资产与现实法币体系桥接的原生加密支付中转平台外,传统支付巨头也在加速布局这一领域。

用户入口

早期,加密借记卡等是主要的支付入口。随着钱包应用功能的不断演进,链上钱包逐渐成为新的用户入口。主流钱包通过集成链上支付API或第三方支付网关接口,使用户能够直接使用链上资产完成消费。

商户终端

商户终端是加密支付实现大规模普及的最终应用场景。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商户接入加密支付的积极性逐步上升。2024年,全球接受加密支付的商户数量达到12,834家,较前年增长50%。

"最后一公里"的障碍

尽管技术和产品层面已具备基础,加密支付仍未深入日常消费场景。主要障碍包括:

  1. 集成成本高:缺乏统一标准化结构,商户需针对不同钱包和链环境进行重复开发。

  2. 结算周期长:实际商业环境中,结算流程仍大量依赖传统支付基础设施,影响资金周转效率。

  3. 生态孤岛:多链环境下的碎片化趋势增加了操作复杂度,影响支付流畅性。

  4. 波动性高:价格波动带来的资产价值不稳定问题仍是制约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

未来展望

加密支付的发展正迎来关键时期。稳定币监管逐步落地、全球支付接口标准化推进、跨链互操作性协议发展等因素,正在为突破"最后一公里"障碍创造条件。

未来,加密支付能否实现大规模普及,关键在于能否为商户与用户提供"无需理解区块链"的使用体验。这不仅需要技术开放性,更需要对"场景适配"、"商户信任"与"用户流畅度"的深度理解与持续优化。

只有真正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加密支付才能从链上延伸到街头巷尾,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GasOptimizervip
· 18小时前
167万笔数据样本太小,我用excel算了下 仅占全球支付0.00001%
回复0
Liquidity_Surfervip
· 18小时前
39趴算啥普及啊水深火热
回复0
盲盒开启师vip
· 19小时前
要啥支付啊 整天割韭菜
回复0
闪电丢包侠vip
· 19小时前
牛啊 2.6就已经恐怖了
回复0
StableNomadvip
· 19小时前
笑死我了,到2026年39.1%... 说实话让我有点严重的LUNA感觉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