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UBI先鋒李在明:從地方實驗到全國戰略的基本收入探索之路

robot
摘要生成中

基本收入:韓國總統李在明的大膽探索

在韓國政壇,李在明是一位備受關注的人物。除了"汽水市長"、"絕食抗議者"等衆所周知的標籤外,他還有一個重要身分:基本收入的倡導者。從地方到全國,李在明十多年來一直在推動一個看似瘋狂的想法:在人工智能時代,是否應該無條件地讓所有人分享社會財富?

基本收入,即定期向全體公民發放的無條件現金補貼,通常被稱爲全民基本收入(UBI)。這一概念由來已久,從16世紀的托馬斯·莫爾到20世紀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曾對此進行過討論。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UBI的討論在全球範圍內愈發熱烈,多個國家也開始進行試點。

在韓國,李在明是UBI最積極的實踐者。2016年,他在擔任城南市長時,向所有24歲青年無條件發放了100萬韓元。這一舉措雖然遭到批評,卻取得了意外成功。之後擔任京畿道知事時,他將計劃擴大到了1300萬人口。2022年,他在農村地區啓動了更大膽的試驗,爲一個村莊的全部居民提供每月15萬韓元的津貼,爲期五年。

在2022年總統大選中,李在明提出了一個漸進式的UBI計劃,計劃爲所有韓國公民提供年度基本收入。但由於資金來源等問題引發爭議,他不得不對方案進行調整。盡管在那次選舉中以微弱差距落敗,但李在明並未放棄自己的理想。

在最新的競選活動中,李在明提出了"基本社會"的概念。這是一個覆蓋全生命週期的收入支持體系,雖然名稱有所變化,但核心理念仍是UBI。他認爲,在AI主導生產的時代,"人人都能持續工作"的假設已經過時,技術紅利應該由全民共享。

李在明的UBI理念源於對現代社會問題的深刻思考。他認爲UBI可以應對貧富差距、技術革命帶來的衝擊,同時刺激經濟。更重要的是,他將UBI視爲保障公民"經濟基本權"的手段,讓人們能夠追求更有意義的工作和生活。

在韓國,UBI已從邊緣理念走向主流討論。不僅有專門的政黨支持這一理念,其他政治力量也在探索類似方案。然而,UBI的全面實施仍面臨諸多挑戰,如財政可持續性和社會共識等。

無論未來如何,李在明圍繞UBI的探索已爲社會政策創新提供了寶貴經驗。在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他的努力引發了我們對人類價值和尊嚴的深度思考:當機器接管生產,我們如何塑造一個有意義的未來社會?這或許是李在明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政治遺產。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SellTheBouncevip
· 08-06 08:35
又一个乌托邦的美梦罢了...历史告诉我们泡沫终会破灭
回復0
rugged_againvip
· 08-06 08:28
又一个慷他人之慨的老爷们
回復0
Hodl老司机vip
· 08-06 08:24
空投韭菜老韭菜了 UBI确实香啊 就怕最后变成割韭菜的镰刀
回復0
PebbleHandervip
· 08-06 08:16
政客们永远在画饼
回復0
幻觉丛生vip
· 08-06 08:12
普天之下白嫖哪家强
回復0
gas_fee_traumavip
· 08-06 08:11
绝食抗议挺稀奇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