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最新
熱門
資訊
我的主頁
發布
掃描下載 Gate App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Super916
2025-08-05 00:44:44
關注
今天給大家分析的項目是@SuccinctLabs,這項目大家肯定有印象了,今天也是上幣安alpha了,不知道大家都領了多少空投呢這次,之前鬧得沸沸揚揚,但是項目確實還是不錯的,還是值得看一下的,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有沒有覺得,ZK 技術這兩年討論度挺高,說能解決區塊鏈的安全、速度和隱私問題,但真要找幾個普通人能用上的 ZK 應用,好像還真不多。
其實問題就出在 ZK 太 “不好上手” 了,有點像給普通人一把專業工具,根本不知道怎麼用。
不過最近看 @SuccinctLabs 這個項目,感覺它可能真能把 ZK 從專家手裏的專業設備,變成大家都能用的普通工具
先看看ZK到底難在哪?
ZK 這東西難就難在門檻太高,以前想做個帶 ZK 功能的應用,非得是密碼學專家不可,對着一堆復雜的公式和電路設計,普通人連看都看不懂,更別說上手做了。
而且區塊鏈本身就慢,像以太坊每秒也就處理十幾筆交易。本來想靠 ZK 提提速,結果生成那個 “證明” 又要大量計算,一般的小團隊根本扛不住這個成本和技術壓力。
企業想用上 ZK 保護用戶隱私,比如驗證年齡但又不想泄露具體生日,光搭這麼一套系統,就得花大價錢請專家,普通公司根本折騰不起。
其實@SuccinctLabs 就是在一點點解決這些麻煩的:
它最核心的是那個 SP1 zkVM,說白了就是個 “ZK 翻譯器”,以前寫 ZK 相關的代碼,跟用匯編似的,得死磕那些底層邏輯;現在有了它,普通開發者用平時寫代碼的語言就行,不用懂那些復雜的數學,相當於從匯編直接換成了 Python,門檻降了很多。
區塊鏈慢的問題,它也有辦法,現在以太坊每筆交易都得全網重新算一遍,特別費時間。
Succinct 搞的 “實時證明”,是讓大家把交易在鏈下批量處理好,生成一個 ZK 證明,鏈上只需要驗證這個證明就行,這麼一來,理論上每秒能處理的交易從二十幾筆漲到一萬多筆!
關鍵是連樹莓派都能當驗證節點,安全和去中心化也沒受影響,就這速度,現在已經能做到 93% 的以太坊區塊在 12 秒內完成證明,這在業內也比較少見。
企業想用 ZK 也方便多了,它給的接口很簡單,不用自己專門搞個密碼學團隊,像 Google 錢包的年齡驗證,能證明你滿 18 歲,但不用說出具體生日,背後就用到了它的技術框架。
現在行業裏也越來越認可 ZK 的價值,覺得它在保護隱私的同時,也能滿足合規需求,這對 Succinct 這種做基礎設施的來說,算是個挺有利的行業信號。
再來看實際用的情況,現在已經有 35 個加密協議用了它的 Prover Network,其中 10 多個已經正式上線了。合作的項目裏,Polygon、Celestia、Taiko 這些圈內有點名氣的都在列,通過它的網路保護的鏈上資產超過 40 億美元,在 ZK 基礎設施裏,這規模算是挺大的了。
可能有人會問,現在做 ZK 的項目不少,它有啥不一樣?關鍵是它不只是某一個 ZK 應用,更像整個 ZK 領域的一個引擎。
別人可能是在某條鏈上用 ZK 做優化,而它更像 ZK 領域的 AWS,不管你是哪個鏈、哪個應用,哪怕是 AI 模型或者企業系統,只要需要生成 ZK 證明,都能像調用雲服務一樣用它的算力。
它的代幣 $PROVE 也不是單個應用的代幣,而是整個網路的結算貨幣。所有在這上面生成證明的需求,最後都要用 $PROVE 來結算,這些費用會分給質押 $PROVE 的節點。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用的人越多,可能越多人願意質押,網路算力就越強,成本說不定能降下來,又能吸引更多人用,收益和代幣價值就能關聯起來。
團隊和融資這塊也比較穩,Paradigm 連續領投了兩輪,總共融了 5500 多萬美元,Robot Ventures、Bankless 這些機構也跟着投了,Polygon 聯合創始人這些圈內有分量的人也參投了。
創始人 Uma 是 MIT 的,學的數學和計算機,之前在 Google Brain 做 AI;另一個創始人 John 是斯坦福的,還拿過 Thiel 獎學金專門搞創業,都是技術出身,看着像踏實做事的。
當然,這個項目也有一些需要留意的潛在問題:
首先是技術迭代的壓力,ZK 技術本身還在快速發展,現在的 SP1 即便表現不錯,可行業裏新的技術方案不斷出現,要是跟不上技術升級的節奏,說不定會被更優的方案替代。
然後是競爭方面,雖然目前有一定領先優勢,但其他做 ZK 基礎設施的項目也在發力,能不能一直維持住 “優先選擇” 的地位,還得看生態擴張的速度。
再者,生態依賴度比較高,這類網路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接入的應用和節點數量。如果後續增長不及預期, $PROVE 的經濟模型運轉效率可能會受影響。
最後是監管層面的不確定性,雖然整體來看行業對 ZK 技術是認可的,但具體到不同國家的落地政策,尤其是涉及隱私驗證的場景,可能會有不少合規細節需要慢慢磨合。
總的來說,ZK 技術要真能普及開,缺的就是這種能降低使用門檻、提供通用算力的基礎設施。@SuccinctLabs 現在做的事,有點像給 ZK 生態鋪條大路,路修順了,願意用的人自然會多起來
當然,任何新技術都有不確定的地方,它的優勢挺明顯,但技術更新、同行競爭、生態能不能鋪開這些挑戰也都是實實在在的。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它的 X 帳號 @SuccinctLabs,或者加 Discord、讀讀博客多了解了解,畢竟在 ZK 這個領域裏,能把技術實力和落地進度同時做好的項目,確實值得多留意一下!期待更好的表現!
#SuccinctLabs #
ZK技術
#区块链基础设施 #
PROVE代幣
ZK
17.44%
ETH
4.98%
PROVE
4.6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
聲明
。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留言
0/400
留言
暫無留言
話題
#
ETH突破$4700
21k 熱度
#
CPI數據來襲
27k 熱度
#
曬出我的Alpha積分
115k 熱度
#
Circle推出穩定幣區塊鏈ARC
3k 熱度
#
比特幣市值超越亞馬遜
19k 熱度
置頂
🎉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Gate 2025年中社區盛典】內容達人TOP 10更新啦!
行情分析派?幣種研究派?新聞挖掘派?還是活動分享派?風格各異,總有你喜歡的!
⏳ 投票只剩2天,快來爲你心中的達人加油助力!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在【廣場】互動就能拿助力值,每30值就能抽一次大獎!
🎁 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裝、合約體驗券等你抱走!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74
🏆 Gate 廣場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開戰,誰能問鼎百萬礦王寶座?
現在參與 Gate ETH 鏈上挖礦 + 在廣場曬挖礦收益圖,就有機會瓜分 $400 曬圖登榜獎池!
百萬額度質押,穩穩拿 5% 收益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446
🥇 收益最高曬圖用戶 1 位 * $200 合約體驗券
✨ 優質曬收益用戶 10 位 * $20 合約體驗券每人
📸 參與方式:
1️⃣ 帶話題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發廣場貼
2️⃣ 曬 Gate ETH 挖礦截圖 + 一句話感言:“我靠 Gate ETH 挖礦賺了 ____,ETH百萬礦王誰敢來挑戰!”
💡 想更容易中獎?可以分享質押教程、挖礦技巧、經驗心得、活動推廣!
⏳ 8月12日 12:00 - 8月16日 24:00(UTC+8)
⛏️ 礦王們,開挖!看看誰才是真正的 ETH 收益之王!
#ETH#
🚀 以太坊今晨衝上 $4,600,24h 漲幅 +8.69%!
距離歷史高點 $4,891 只差一點,你覺得這波能衝破嗎?
📍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投票 + 留言理由
🎁 抽 4 位瓜分 $100 合約體驗券!
還不知道如何參與Gate廣場內容挖礦賺取收益?
速速碼住下圖:內容挖礦參與五部曲 👇️
教你快速掌握賺取最高達 10% 挖礦返佣收益技巧!
網站地圖
今天給大家分析的項目是@SuccinctLabs,這項目大家肯定有印象了,今天也是上幣安alpha了,不知道大家都領了多少空投呢這次,之前鬧得沸沸揚揚,但是項目確實還是不錯的,還是值得看一下的,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有沒有覺得,ZK 技術這兩年討論度挺高,說能解決區塊鏈的安全、速度和隱私問題,但真要找幾個普通人能用上的 ZK 應用,好像還真不多。
其實問題就出在 ZK 太 “不好上手” 了,有點像給普通人一把專業工具,根本不知道怎麼用。
不過最近看 @SuccinctLabs 這個項目,感覺它可能真能把 ZK 從專家手裏的專業設備,變成大家都能用的普通工具
先看看ZK到底難在哪?
ZK 這東西難就難在門檻太高,以前想做個帶 ZK 功能的應用,非得是密碼學專家不可,對着一堆復雜的公式和電路設計,普通人連看都看不懂,更別說上手做了。
而且區塊鏈本身就慢,像以太坊每秒也就處理十幾筆交易。本來想靠 ZK 提提速,結果生成那個 “證明” 又要大量計算,一般的小團隊根本扛不住這個成本和技術壓力。
企業想用上 ZK 保護用戶隱私,比如驗證年齡但又不想泄露具體生日,光搭這麼一套系統,就得花大價錢請專家,普通公司根本折騰不起。
其實@SuccinctLabs 就是在一點點解決這些麻煩的:
它最核心的是那個 SP1 zkVM,說白了就是個 “ZK 翻譯器”,以前寫 ZK 相關的代碼,跟用匯編似的,得死磕那些底層邏輯;現在有了它,普通開發者用平時寫代碼的語言就行,不用懂那些復雜的數學,相當於從匯編直接換成了 Python,門檻降了很多。
區塊鏈慢的問題,它也有辦法,現在以太坊每筆交易都得全網重新算一遍,特別費時間。
Succinct 搞的 “實時證明”,是讓大家把交易在鏈下批量處理好,生成一個 ZK 證明,鏈上只需要驗證這個證明就行,這麼一來,理論上每秒能處理的交易從二十幾筆漲到一萬多筆!
關鍵是連樹莓派都能當驗證節點,安全和去中心化也沒受影響,就這速度,現在已經能做到 93% 的以太坊區塊在 12 秒內完成證明,這在業內也比較少見。
企業想用 ZK 也方便多了,它給的接口很簡單,不用自己專門搞個密碼學團隊,像 Google 錢包的年齡驗證,能證明你滿 18 歲,但不用說出具體生日,背後就用到了它的技術框架。
現在行業裏也越來越認可 ZK 的價值,覺得它在保護隱私的同時,也能滿足合規需求,這對 Succinct 這種做基礎設施的來說,算是個挺有利的行業信號。
再來看實際用的情況,現在已經有 35 個加密協議用了它的 Prover Network,其中 10 多個已經正式上線了。合作的項目裏,Polygon、Celestia、Taiko 這些圈內有點名氣的都在列,通過它的網路保護的鏈上資產超過 40 億美元,在 ZK 基礎設施裏,這規模算是挺大的了。
可能有人會問,現在做 ZK 的項目不少,它有啥不一樣?關鍵是它不只是某一個 ZK 應用,更像整個 ZK 領域的一個引擎。
別人可能是在某條鏈上用 ZK 做優化,而它更像 ZK 領域的 AWS,不管你是哪個鏈、哪個應用,哪怕是 AI 模型或者企業系統,只要需要生成 ZK 證明,都能像調用雲服務一樣用它的算力。
它的代幣 $PROVE 也不是單個應用的代幣,而是整個網路的結算貨幣。所有在這上面生成證明的需求,最後都要用 $PROVE 來結算,這些費用會分給質押 $PROVE 的節點。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用的人越多,可能越多人願意質押,網路算力就越強,成本說不定能降下來,又能吸引更多人用,收益和代幣價值就能關聯起來。
團隊和融資這塊也比較穩,Paradigm 連續領投了兩輪,總共融了 5500 多萬美元,Robot Ventures、Bankless 這些機構也跟着投了,Polygon 聯合創始人這些圈內有分量的人也參投了。
創始人 Uma 是 MIT 的,學的數學和計算機,之前在 Google Brain 做 AI;另一個創始人 John 是斯坦福的,還拿過 Thiel 獎學金專門搞創業,都是技術出身,看着像踏實做事的。
當然,這個項目也有一些需要留意的潛在問題:
首先是技術迭代的壓力,ZK 技術本身還在快速發展,現在的 SP1 即便表現不錯,可行業裏新的技術方案不斷出現,要是跟不上技術升級的節奏,說不定會被更優的方案替代。
然後是競爭方面,雖然目前有一定領先優勢,但其他做 ZK 基礎設施的項目也在發力,能不能一直維持住 “優先選擇” 的地位,還得看生態擴張的速度。
再者,生態依賴度比較高,這類網路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接入的應用和節點數量。如果後續增長不及預期, $PROVE 的經濟模型運轉效率可能會受影響。
最後是監管層面的不確定性,雖然整體來看行業對 ZK 技術是認可的,但具體到不同國家的落地政策,尤其是涉及隱私驗證的場景,可能會有不少合規細節需要慢慢磨合。
總的來說,ZK 技術要真能普及開,缺的就是這種能降低使用門檻、提供通用算力的基礎設施。@SuccinctLabs 現在做的事,有點像給 ZK 生態鋪條大路,路修順了,願意用的人自然會多起來
當然,任何新技術都有不確定的地方,它的優勢挺明顯,但技術更新、同行競爭、生態能不能鋪開這些挑戰也都是實實在在的。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它的 X 帳號 @SuccinctLabs,或者加 Discord、讀讀博客多了解了解,畢竟在 ZK 這個領域裏,能把技術實力和落地進度同時做好的項目,確實值得多留意一下!期待更好的表現!
#SuccinctLabs # ZK技術 #区块链基础设施 # PROVE代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