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場3月報告:比特幣或二季度迎反轉 關稅政策成關鍵變量

加密市場3月報告:穿越迷霧,比特幣可能在第二季度迎來反轉

宏觀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疊加通脹預期反彈,加劇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可能陷入"滯漲"甚至"衰退"的擔憂。這對高風險資產造成了重大打擊。

這一預期打壓了處於高位的美股估值,並通過比特幣ETF傳導至加密貨幣市場。

比特幣短期投資者拋售造成本輪週期內最大虧損,初步完成了比特幣的重新定價。長期持有者從"減持"轉爲"增持",承接了部分拋售壓力,使價格在82000美元左右達到新的平衡點。然而市場依然脆弱,短期投資者仍處於較大浮虧狀態。如果美股進一步動蕩導致比特幣ETF資金撤離,短期投資者很可能會加入拋售行列,從而推動價格進一步下跌。

目前美股已經完成了中等程度的調整,但後續走勢仍需關注4月2日關稅政策的具體細節,以及3月就業數據是否出現明顯惡化。如果這兩個因素超預期惡化,市場可能會進一步下探。

隨着下跌幅度擴大,美股和比特幣均出現大幅回調,恐慌情緒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釋放。

我們認爲,隨着關稅政策影響逐步消化,联准会重啓降息進程漸行漸近,比特幣有望在第二季度迎來反轉行情。

宏觀金融:經濟和就業數據推動"滯漲"甚至"衰退"預期升溫,美股破位下跌

新的交易判斷框架在2月底初步形成,3月圍繞各類經濟、就業和利率數據不斷更新這一框架。

這一框架主要考慮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的"經濟滯漲"甚至"經濟衰退"風險,以及联准会是優先保就業還是優先降通脹的選擇。

2月就業數據顯示就業增長放緩但仍相對穩健,失業率小幅上升至4.1%,表明勞動力市場略有松動。工資增速高於通脹率,顯示實際工資有所改善,但可能對通脹構成壓力。

2月CPI和PCE數據均顯示通脹有所回升,核心指標粘性較強。這意味着联准会的通脹目標面臨嚴峻挑戰。

联准会3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並首次明確表示關稅政策可能影響經濟下行,但認爲經濟衰退風險"有所上升,但還不高"。

联准会主席鲍尔表示,通脹可能因關稅等政策推遲回落至2%目標,並暗示如果就業市場惡化將考慮降息。市場開始預期今年將進行三次降息。

3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下滑,通脹預期升至多年高位。與此同時,亞特蘭大聯儲估算的第一季度GDP增速爲-2.8%。這些數據引發市場擔憂,推動股市下跌,波動率指數大漲。

在經濟放緩和通脹擔憂下,資金繼續撤離股市。納斯達克、標普500和道瓊斯指數單月分別下跌8.21%、5.75%和4.20%,回落至或接近250日均線。

避險資金湧入債市和黃金。2年期美債收益率單月下跌1.15%,10年期下跌0.45%。倫敦金突破3000美元大關,單月大漲8.51%至3123.97美元/盎司。

消費信心低迷,通脹預期上升,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愈發悲觀,甚至擔心不受控制的關稅政策可能推動經濟陷入"滯漲"或"衰退"。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是最大變數,正在拖累美國經濟和消費信心。市場開始預期联准会可能在6月降息,降息次數預期也從兩次上升至三次。通脹問題可能暫時被擱置,但並未消失,反而可能因關稅政策而加劇。關稅政策的實際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加密市場3月報告:衝破關稅戰迷霧,BTC或於Q2迎來反轉行情

加密資產:運行於下降通道,極端情況或跌至73000美元

交易者的擔憂和恐慌情緒主導了3月資本市場走勢。比特幣因2月末大幅下跌後在3月保持相對穩定,但反彈乏力,最終錄得2.09%的月度跌幅。

3月,比特幣開盤於84297.74美元,收於82534.32美元,最高95128.88美元,最低76555.00美元,振幅22.03%,成交量較上月略有放大。

時間上看,繼2月底大幅殺跌後,比特幣在3月第二、三周展開技術性反彈,但力度較弱,自低點最高僅反彈16%。此後一周隨着美國關稅政策反復以及經濟數據走弱,比特幣跟隨美股震蕩下行,最終錄得月度跌幅。

技術上看,全月運行於2月以來的下降通道內,位於本輪週期第一上升趨勢線下方。自月初下跌後,交易熱情驟減,成交量逐周下降。大部分時間運行於200日線下方,3月11日曾短暫觸及365日線。

盡管中心化交易所比特幣呈現流出狀態,比特幣ETF也有少量資金流入,但在美股風聲鶴唳的背景下,作爲高風險資產的比特幣仍難以吸引買盤。

政策層面,3月利好頗多。美國政府正式將沒收的比特幣納入戰略儲備,並召開加密高峰會討論行業發展。監管機構爲銀行參與加密業務提供了指引。多個州也提出了支持比特幣的法案。這些都表明比特幣及加密資產正在美國逐步落地。

但市場目前更關注短期風險,忽視了這些長期利好。相比已回到11月6日水平的美股,比特幣目前仍保持相對強勢,收盤價82378.98美元仍高於11月5日的70553美元。

如果關稅政策超預期或出現更差的就業和經濟數據,比特幣不排除會回吐"川普行情"全部漲幅,跌至70000-73000美元。但這種情況只會在極端情況下發生。如果4月2日美股能在關稅利空充分釋放後企穩,此前的76000美元有可能成爲本輪調整的低點。

加密市場3月報告:衝破關稅戰迷霧,BTC或於Q2迎來反轉行情

資金:比特幣現貨ETF流出放緩,穩定幣持續流入

3月,ETF資金整體延續流出態勢,但規模大幅減少至6.34億美元。流出主要集中在3月上旬,中旬後曾出現連續10個交易日的流入。

穩定幣本月繼續流入48.93億美元,略低於上月的53億。

ETF資金進出與比特幣價格漲跌完全同步,佐證本輪調整源於美股下跌的連帶效應。場內資金並未產生獨立行爲,而是跟隨市場進行反應。

比特幣價格將繼續與美股特別是納斯達克指數聯動,因此美國關稅政策及联准会降息決策將繼續影響中長期走勢。ETF資金流入的規模和持續性,則成爲觀察中短期走勢的重要指標。

加密市場3月報告:衝破關稅戰迷霧,BTC或於Q2迎來反轉行情

加密市場3月報告:衝破關稅戰迷霧,BTC或於Q2迎來反轉行情

二次拋售暫停:籌碼重回長期持有者手中冷卻,短期投資者繼續承壓

在2月調整發生前,長期持有者羣體開始第二波拋售,這既是對流動性泛濫的反應,也客觀上抑制了比特幣價格漲。此後,隨着美股交易主題變化,無論美股還是比特幣估值均面臨下調壓力,短期投資者開始拋售避險。

伴隨美股大跌,加密市場內部結構承受巨大衝擊並做出相應調整。當短期投資者拋售加劇導致價格快速下跌後,長期持有者在2月中旬左右停止拋售,轉而"增持"籌碼,大幅減少了市場下行壓力,降低了籌碼熱度,以幫助市場應對流動性收縮,使得價格在下跌後達到新的平衡。

據數據顯示,本輪下跌造成的損失程度已超過2024年Carry Trade風暴,成爲2023年1月以來新週期中的最大損失區間。鏈上表現爲大量原本在90000-110000美元區間計價的比特幣,進入76000-90000美元區間,部分解決了原本73000-90000美元籌碼分配不足的問題。

本輪快速下跌中,雖然長期持有者也有部分止盈操作,但規模不大。在恐慌中易手的籌碼主要來自去年11月以後在90000-110000美元區間成交的比特幣。

雖然短期投資者羣體已完成相當規模的拋售,但目前全鏈浮盈浮虧情況仍不樂觀。本輪下跌短期投資者羣體最大浮虧達到14%,接近2024年8月5日的16%。截至3月31日,短期投資者羣體仍浮虧12%,這一羣體的耐心和承受力仍面臨較大挑戰。

這一壓力如轉化爲拋壓,可能推動比特幣跌至73000美元,即新高整理區上沿和川普獲選前的價格水平。

加密市場3月報告:衝破關稅戰迷霧,BTC或於Q2迎來反轉行情

加密市場3月報告:衝破關稅戰迷霧,BTC或於Q2迎來反轉行情

加密市場3月報告:衝破關稅戰迷霧,BTC或於Q2迎來反轉行情

結語

從外部因素看,目前比特幣價格完全受制於關稅政策混亂和通脹粘性導致的經濟"滯漲"甚至"衰退"預期,以及联准会是否妥協降息之間的博弈。

從內部因素看,一個多月來短期投資者已經經歷了本週期最大規模的拋售損失,目前拋壓已經萎縮但因浮虧壓力仍較大,不排除繼續拋售以減輕痛苦,但概率較小。長期持有者"由拋轉增"則對市場起到極大穩定作用。

穩定幣持續流入,比特幣ETF資金也出現流入跡象。但如美股下跌ETF資金可能再次拋售,將成爲推動價格下行的主要力量。

4月2日,關稅政策將迎來一個階段性高點,屆時美股有可能迎來中短期底部。如果關稅政策沒有過於惡化,美國經濟出現衰退跡象但並不嚴重,而联准会在6月再次降息,則已經經歷大幅調整的比特幣在第二季度迎來反轉將成爲大概率事件。

經歷第一季度的動蕩後,第二季度前景仍不夠明朗,但最艱難的時刻可能已經過去。待到華盛頓和联准会恢復到理性博弈狀態,市場應該便可回歸自身運行規律。

BTC-0.2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ApeShotFirstvip
· 8小時前
减持个锤子 老子梭哈all in啦!
回復0
ForkMongervip
· 18小時前
ngmi... 零售纸手又一次晒出他们的弱点 smh
查看原文回復0
MechanicalMartelvip
· 18小時前
散户全麻了都
回復0
AllInAlicevip
· 18小時前
咋说都是币圈大风大浪见多了
回復0
分叉小王子vip
· 18小時前
熊市就是收割韭菜小白的好时机
回復0
解构主义者vip
· 18小時前
比特币又在割韭菜了
回復0
熊市避雷针vip
· 18小時前
又开始画大饼了吧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