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眼中的Memecoin熱潮:危機與機遇並存

VC如何看待當前Memecoin熱潮?

在一次飯局上,有人問我是否對當前市場感到焦慮。這個問題讓我略感意外,原來是因爲許多人認爲Meme幣大行其道,可能會對VC造成衝擊。在最近的DeVCon大會上,Meme確實成爲了最熱門的話題,甚至有人開玩笑說討論一級市場會耽誤炒作Meme幣。

事實上,我們並不感到特別焦慮。作爲一家自主運營的長期基金,我們可以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待這個行業。我們沒有外部資金壓力,也不需要向不了解行業的投資人解釋我們的投資決策。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對行業價值和人才流動的好奇心。

在加密貨幣這個一級二級市場高度融合且二級市場泡沫化的環境中,VC的定義反而更接近其本質:押注具有風險回報的事物。追隨任何意識形態或參與任何政治鬥爭都是沒有意義的,關鍵是向市場學習。

VC是如何看待當前的Memecoin狂潮?

行業結構性變化

年初時,我們對行業結構變化進行了深入分析。我們發現,行業的兩極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一方面,傳統金融通過ETF等合規方式將大量加密資產納入華爾街,這部分流動性被抽離,很難再轉化爲場內資金。另一方面,大衆資本主義強烈擴張,注意力經濟進一步壓縮,金融化過程變得更加簡單粗暴,直接炒作Meme幣成爲了最原生的加密方式,這也是傳統金融無法涉足的領域。

在這種宏觀經濟和社會背景下,場內流動性不斷減少。過去我們談論的"啞鈴策略"原本希望兩端能夠融合,但結果卻恰恰相反,兩極化越來越嚴重。因此,行業中間地帶變得愈發困難。

這些中間地帶包括哪些?包括所有依靠早期紅利崛起的機構,如離岸交易所、交易公司、加密金融服務提供商以及VC,沒有一個能夠幸免。

這種結構性變化會讓離岸交易所感到焦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期貨未平倉合約量已經超過某交易平台,如果主流幣因爲傳統金融入場而越來越多地在合規交易場所交易,而Meme幣也可以在鏈上炒作出10億美元以上的項目,那麼某些交易平台的生存空間是否正在被擠壓?

除了離岸交易所,那些過去依靠加密貨幣崛起的做市商看到華爾街的高頻量化團隊帶着基礎設施和資金進場,又該如何突破困境?隨着他們的衰落,那些爲他們提供服務的第三方金融機構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弱,更不用說無法主動交易的VC了。

這種兩極分化和流動性擠壓才是我們行業根本性的變化。誰找到了突破口,誰才能勝出。

VC Token的問題所在

我非常理解市場對VC Token的情緒。項目以超高的完全稀釋估值上市,上線後不斷解鎖拋售獲利。既然都是在賭博,爲什麼不去一個相對更公平的賭場,玩Meme PVP,輸了只能怪自己手慢,而不是去幫估值幾十億美元的VC幣接盤。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是我們行業的流動性供應鏈出現了問題。

爲什麼某公鏈能不斷創新高?因爲他們有真正的產品落地,而且產品能讓用戶持續賺錢,於是用戶社區轉變爲交易社區,二者形成了正向循環,這是形成買入壓力的關鍵。

上個週期的DeFi其實也是如此,產品上線有創新有趣,去中心化交易所創造流動性持續發現價值,當產品社區與投機社區達成共識時,中心化交易所上市進一步釋放流動性,項目、社區與交易所實現三方共贏。

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是:在鏈上活躍的人都願意買幣,更願意傳播,這條流動性供應鏈就形成了正循環。

而現在呢?VC Token面臨的問題就是這兩個社區的割裂,主網剛上線就進行代幣生成事件,產品根本沒有落地,社區都是來領空投的,帶來的都是賣盤。上個週期我們還有一些人幫我們加槓杆買入山寨幣,但這個週期槓杆基本被清除。同時,在上個牛市很多VC募集了大量資金,有投資壓力,爲了給投資人看到漂亮的帳面回報,不得不一輪輪抬高項目的估值。

所以就造成了現在VC Token的局面,高估值上市卻沒有買盤,除了下跌還能做什麼。

這就不難理解Meme幣產生的邏輯,既然VC投資的項目落不了地,那都是炒作空氣爲什麼不炒個估值低更公平的?

Meme成爲不可忽視的機會

在文章開頭分析的兩極分化背景下,Meme成爲了我們行業最不可忽視的賽道之一。

我一直以爲Meme是純投機行爲,但直到現在我才意識到自己錯了。它是承載文化思潮的載體,它的價值不在於具體功能與技術,而在於承載集體意識、情緒與認同的獨特能力,這與宗教的邏輯如出一轍。在荒誕的表象之下,表達的是深刻的社會心理需求和價值觀念,它將思潮與情緒產品化和資本化。

換言之,它的產品核心是所承載的思潮與敘事,而這些思潮與敘事的規模決定了一個Meme的上限。前沿科技、偶像崇拜、IP情感、亞文化思潮,我們分析它背後的潛力,就像VC去分析一個產品所處賽道的前景與位置一樣。

對Meme來說,代幣就是它的產品,那麼圍繞產品它要做的就是價格與社區的相互促進,價格某種程度上是產品的迭代發展,在價格的波動中構建堅實的社區基礎,讓短期投機者變成長期持有者,讓他們去傳播,最終實現自我預言。

在這一點上,Meme Token實際上具有VC Token所沒有的巨大優勢。因爲代幣就是產品本身,所以產品社區與投機社區合二爲一,二者形成了合力。

Meme因爲發行成本低,導致投資信噪比非常低,而且無法從有形的產品形式上去分析,它需要對思潮與市場情緒有極好的理解和品味,我仍在努力學習,是否有可結構化的方法論去研究這個賽道,從而在極低信噪比中選中標的,如果可以那麼怎樣的標的適合我們介入並且在什麼時機介入。

但我非常相信Meme會成爲跨週期級的機會,因爲它本質是數字時代下的一種文化現象,思潮不朽情緒迭代它就永不枯竭。

更重要的是,我一直認爲給邊緣人暴富機會是我們行業充滿活力的源泉。在這波Meme之前,都說這個週期對創業者的要求是過去的十倍不止,投資似乎也都被VC喫完了,社區與散戶的情緒受到極大壓抑。但通過Meme又可以讓年輕人通過早期布局實現100倍的機會,反權威是加密貨幣最核心的精神之一,我相信它永遠存在。

VC是如何看待當前的Memecoin狂潮?

這個週期Meme還能持續多久

當所有人都熱情高漲,覺得可以爲社區奮不顧身,也覺得可以永遠賺錢的時候,別忘了獲利盤一定會收割,這是金融行業不變的真理。再想想當年NFT社區是不是也這樣:每個人都以使用猴子頭像爲榮,幫助他們聯繫品牌方,到處舉辦活動和聯名,NFT聚會遍布全球,然後呢?

當各種膨脹的自信與不切實際的預期出現,當覺得持有主流幣不如持有Meme幣,當各種黑客攻擊與跑路事件出現,我們就應該開始警惕。一旦我們行業沒有更大的流動性機會,BTC開始遇到阻力,一切增強版的Alpha都會更快速度下跌。

順便說一句,DeSci與上個週期的PeopleDAO以及拯救阿桑奇的邏輯是不是一模一樣?在"正義"的名號之下我們是否有能力辨別信仰與投機。

實際上,Meme發生巨大轉折是在某交易平台上線小Neiro之後,當時VC Token陷入困境,突破口是發現上了小Neiro,擁抱社區Meme讓項目、社區與交易平台用戶都賺到了錢,於是就有了後續發展。

但現在鏈上Meme的盲目流動性是否像當時交易平台上高TVL項目之後的TVL競爭,是否像交易平台上線了擁有龐大用戶基礎的某生態幣之後的競爭。

交易所基於市場期望會改變自己的上幣策略,從而引導市場走向,而我們行業又因爲資產發行成本過低與流動性溢價一定會陷入同質化競爭亂象,這個亂象大家一定會麻木並厭倦。

這就是週期的力量。

短期來看,不要爲了押注交易所支持什麼就做什麼,真正在爲行業建設的項目一定會出現。

長期來看,到了熊市一定會讓那些無所作爲的過度供給被市場出清,然後讓市場回歸正軌。

市場永遠在長期主義建設與短期主義情緒中搖擺,它是一個光譜,主角與Meme會成爲兩端,隨着市場情緒此消彼長。

無需焦慮,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就好。

投資就是這樣一場遊戲,我們基於認知做判斷下注,對了賺錢錯了復盤,永遠保持好奇、永遠保持敬畏。

VC-1.25%
MEME-0.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纸手卖出惯犯vip
· 20小時前
meme币不割韭菜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