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 Stack創新者對話:Plasma Mode如何改變鏈遊未來

DEVS ON DEVS: TDOT和BEN JONES的對話

在這期特別的Devs on Devs對話中,我們邀請了Plasma Mode的核心協議開發者tdot(同時也是Redstone的開發者),和Optimism的聯合創始人Ben Jones。Optimism是OP Stack的核心推動者。Plasma Mode允許開發者在OP Stack上構建,但不需要將數據發布到L1,而是可以靈活地切換到鏈下數據提供者,從而節省成本並提高可擴展性。在本次對話中,他們探討了Redstone和Optimism合作的起源、復興Plasma的重要性、將實驗性協議引入生產環境的必要性、Plasma Mode和OP Stack的未來路線圖,以及他們對全鏈遊戲領域發展的興奮之情。

01. 如何使用Plasma模式改進OP Stack

Ben: 開始改進OP Stack的過程是什麼樣的?

tdot: 我大約一年前加入Lattice,專門負責Plasma Mode。目標非常明確:我們有很多MUD應用程序,它們消耗了大量的gas,同時我們試圖將大量數據放到鏈上,所以需要一種既支持這些需求同時又便宜的解決方案。Lattice團隊已經在OP Stack上做了一些試驗,比如原型化一些鏈上世界並部署在OP Stack上。我們發現OP Stack已經非常好用了。

於是我們問自己,"怎麼才能讓它更便宜?" 基本的假設是,"我們認爲OP Stack是最符合以太坊理念且完全兼容EVM的框架。" 在主網上運行的東西可以同樣在OP Stack上運行,這是理想的解決方案。但我們希望它更便宜。

當時,calldata仍然是OP Stack鏈的數據可用性(DA)來源,這非常昂貴。所以我們顯然無法用calldata來啓動一個L2,因爲我們的全鏈遊戲和MUD世界需要更高的吞吐量。因此,我們決定開始嘗試其他數據可用性(Alt DA)方案。實際上,在最初的OP Stack文檔中已經提到要探索Alt DA。

於是我們問自己,"如果從鏈下DA開始會怎麼樣?" 我們希望整個安全模型和所有內容都能依賴L1以太坊。因此我們避開了其他Alt DA解決方案,決定將數據存儲在中心化DA存儲中,然後在L1上找到一個有效的安全模型。

這就是我們爲何要重新使用一些舊的Plasma概念並將其放在rollup之上。這裏有一些不同。最大的疑問是,如何在現有的OP Stack上實現鏈下DA和鏈上數據挑戰?我們的目標是盡量少改動OP Stack,對rollup路徑沒有任何影響,因爲我們不想影響使用OP Stack的其他rollup鏈的安全性。

在設計rollup時,你不會想着,"如果有人改變了數據生成流程以從其他地方存儲數據會發生什麼?" 即使有這些改動,OP Stack仍然非常強大,開箱即用效果很好。這是我們所做的第一個改動。

之後,我們需要編寫合約來創建這些挑戰。有用於強制將數據上鏈的DA挑戰。這是第二步,將合約集成到流程中。我們必須在派生過程中構建整個集成系統,這樣你就可以從一個鏈外的DA來源以及一個L1 DA挑戰合約中派生數據,以防數據在挑戰解決過程中提交到鏈上。

這就是事情的要點。很復雜,因爲我們希望保持事情的優雅和穩健。同時,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概念。我們沒有嘗試重新發明一切或改變整個OP Stack,而是嘗試在一個復雜的環境中保持事情的簡單。所以總體來說,這是一段非常酷的工程旅程。

Ben: 我可以從OP的角度來談談。你提到了一些Lattice早期的工作。恰好在同一時間,我們Optimism幾乎對整個OP Stack進行了端到端的重寫,這次發布我們稱之爲Bedrock。

基本上,在構建rollup兩年之後,我們退後一步,反思說:"好吧,如果我們要把學到的所有經驗都用到極致,這會是什麼樣子?" 這演變成了最終被稱爲Bedrock的代碼庫,這是我們對網路進行的最大升級。

在那個時候,我們與你們合作了一個叫OPCraft的項目,我認爲Biomes是它的精神繼承者,這是我們在鏈上玩得最開心的一次。同時,我們也松了一口氣,因爲其他人也可以使用OP Stack進行開發。我認爲在過去幾年裏,擴容的另一個重要轉折點是很多人可以運行鏈。

並不是只有那些開發了龐大復雜代碼庫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當我們開始合作時,看到別人能夠接手這個代碼庫並做出一些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這是一種極大的肯定。然後看到這種情況在實際應用中擴展到Plasma上,真是太酷了。我甚至可以稍微談談那段歷史。

在Optimism成爲Optimism之前,我們實際上在研究一個叫Plasma的技術。當時我們承擔的任務遠超當時擴容社區的能力。你在早期的Plasma設計中看到的設計,可能與今天的Plasma並沒有直接的對應關係。

今天的Plasma要簡單得多。我們將狀態驗證的證明和挑戰與數據的挑戰分開來看。最終,我們幾年前認識到Rollups比Plasma要簡單得多。我認爲,當時社區的結論是"Plasma已死"。這是那個時期以太坊擴容史上的一個梗。

但我們一直認爲"Plasma並沒有死,只是我們可以先嘗試一個更簡單的任務"。現在我們使用不同的術語。比如,當時有退出(exits)等概念,現在你可以回過頭來看,說"哦,那是一個帶有一些額外步驟的數據可用性挑戰"。所以看到不僅OP Stack被其他人使用,還被演化成我們最初嘗試但以非常混亂和不成熟的抽象方式做的事情,真是令人驚嘆。我們已經完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你們圍繞它們做了非常棒的抽象,並使其以一種合理和理智的方式工作。這真的很酷。

02. 最重要的是盡快進入生產環境

tdot: Plasma模式仍然存在一些挑戰和未解決的問題,我們還在努力解決。關鍵是如何避免耗費長達十年的時間?你懂我的意思吧?我們需要盡快達到可以交付成果的階段。

這就是我們的想法。我們已經有很多基於MUD開發的應用想要立即上線主網。我們需要盡快爲這些遊戲準備一個主網。人們已經在等待,並且準備好了。你需要一個快速上線並能運行的鏈,來運行所有這些應用程序,這樣這些應用可以在我們解決問題的同時並行發展,變得更好。從研發到實現生產穩定性需要很長時間。

要將某個東西上線主網,使其無許可、穩健和安全,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看到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整個過程已經很令人驚嘆了。這就是爲什麼我們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捷,因爲事情太多了。整個生態系統發展得非常快。我認爲每個人都在交付大量的創新。這就是爲什麼你必須跟上,但你也不能在安全性和性能上妥協,否則系統就無法運行。

Ben: 或者說是技術負擔。你提到的最小改動原則,這是我們進行Bedrock重寫時的核心理念之一。我談到了整個端到端的重寫,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減少了大約50,000行代碼,這本身就非常有力。因爲你說得對,這些事情確實很難。

每增加一行代碼都會讓你離生產環境更遠,使得事情更難以經過實戰測試,並引入更多的錯誤機會。所以,我們非常感謝你們在推動這一過程中的所有努力,尤其是爲OP Stack的新操作模式做出的貢獻。

tdot: OP Stack確實創造了一種方式,使你可以在這類事情上快速推進。協調大家非常困難,因爲我們顯然是兩家不同的公司。在Lattice,我們正在構建一個遊戲,一個遊戲引擎,以及一條鏈。

而你們正在構建成百上千的東西,並且定期交付所有這些產品。從協調方面來看,這確實非常不易。

Ben: 是的,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正是模塊化的核心魅力所在。對我來說,從OP Stack的角度來看,這是最令人興奮的事情之一,暫且不提現在在Redstone上構建的那些令人驚嘆的遊戲和虛擬世界。純粹從OP Stack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有力的例子,證明了很多優秀的核心開發者已經加入進來並對這個棧進行了改進,這非常了不起。

這是第一次,你可以通過一個關鍵的布爾值顯著改變系統的屬性。能夠徹底做到這一點,正如你所說,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即使是接近有效地做到這一點,也需要模塊化的支持,對吧?對我們來說,看到你們實現了這一點,而不需要例如重寫L2 Geth,真是讓人松了一口氣。對我來說,這證明了模塊化正在發揮作用。

tdot: 現在情況變得更好了。從這個例子來看,你們把所有東西都變成了獨立的小模塊,可以進行調整和改變屬性。所以我非常期待看到還有哪些新功能會被集成進來。我記得我們曾經擔心的是,我們有一個分叉,包含所有對OP Stack的改動,需要將其合並到主幹中。我們當時想,"天啊,要審查所有內容會很瘋狂。"

我們不得不將其分解成更小的部分,但整個過程進行得非常順利。我們和團隊的合作氛圍非常好,所以審查過程也很愉快。這感覺非常自然。而且我認爲在審查和解決一些潛在問題方面,這個過程進行得非常快。一切都出乎意料地順利。

Ben: 這真是太好了。今年我們的一個重點是爲OP Stack創建貢獻路徑。所以我非常感謝你們參與測試,推動這些流程。我很高興這些流程並沒有讓人難以承受,並且我們取得了一些成果。說到這,我很好奇,從你的角度來看,接下來這項工作會如何發展?你接下來最期待開發的是什麼?

tdot: 有很多不同的工作方向。主要是與故障證明機制的集成。我們採用一種漸進的方法來去中心化整個技術棧,並增加其無許可特性,最終目標是實現無許可和強制退出等功能。

我們有這個終極目標,並在保持安全性的同時逐步實現。一個挑戰是,有時候不上主網會更容易,因爲這樣就不需要進行硬分叉。你可能會想,"哦,我只要等到一切都完全準備好再發布,這樣就不需要進行硬分叉,也沒有技術負擔。"但是,如果你想快速上線主網,就必須處理這些復雜的升級,並且頻繁發布。做到這一點並保持高可用性總是一個挑戰。

我認爲在故障證明機制和所有這些部分都準備好之後,Plasma模式方面會有很多升級。我認爲在批量提交commitment方面仍有一些優化空間。現在我們做得很簡單,每筆交易一個commitment。而commitment只是鏈下存儲的輸入數據的哈希值。

我們暫時保持盡可能的簡單,這樣審查起來便可以簡單且快速,並且對OP Stack沒有大的差異。但是現在有一些優化可以使其更便宜,比如將commitment進行批處理或者將它們提交到blob中,或者採用其他不同的方法。所以我們肯定會研究這一點以降低L1的成本。

這是我們非常興奮的事情。當然,我們也非常期待即將到來的所有互操作性相關的內容,並能夠在所有鏈之間進行交互。弄清楚這對用戶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很多這些工作肯定要由你們來實現。但是我們希望弄清楚這些在Plasma模式下是什麼樣子,並且具有不同的安全假設。

Ben:

OP4.67%
MODE-2.1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0717ab66vip
· 7小時前
收费多少啊这
回復0
无常损失恐惧症vip
· 21小時前
气氛组看戏来了
回復0
just_another_walletvip
· 21小時前
plasma还能救?
回復0
Blockchain解码vip
· 21小時前
从技术角度来看,选择性L1数据发布作为折中方案是否真的合理?
回復0
暴富型韭菜vip
· 21小時前
埋伏op半年了 到底能不能爆呀
回復0
薛定谔的gasvip
· 21小時前
谁来算算这玩意儿的gas省多少 等我画个模型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